□本报记者李林鸾
理财业务本质是依托产品、渠道和流程创新,通过专业化能力、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,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、提升体验,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,努力帮助更多大众实现财富保值增值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可以说,坚守金融工作人民性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本质特征。
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,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理财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,也显现出一些短板。其一便是理财业务长期以产品销售为驱动,倾向于服务高净值客户,难以洞察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需要,导致部分客户体验不佳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。
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明确提出,构建类别齐全、策略丰富、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体系。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也表示要探索构建普惠理财产品服务体系。推动普惠理财与勤俭节约、积少成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健康的理财观念,促进普惠理财走入寻常百姓家,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、增加财产性收入。
依照顶层设计,为更好践行理财行业的人民性,广泛服务金融消费者,理财业务需要加快实现业务转型,不应仅仅是“承接储蓄转化”,而是通过研发多元投资产品和增强抗风险能力,实现客户来源多渠道化、客群多元化。
站稳人民立场,构建多层次理财产品服务体系,核心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。以客户全生命周期理财需求为导向,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出发点,构建客户分层分群管理体系,并能精准定位普通大众的金融需求。以此为基础,扩充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数量,构建普惠稳健的财富管理产品图谱,积极引入适合普通大众的低起点、低风险、标准化、易获取的金融产品,降低财富管理门槛,向社会大众提供更多适当的投资选择,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。
这同时也要求金融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建设,优化管理和服务模式。一方面要打造财富管理专家队伍,持续提升策略研究、客户分析、资产配置、产品评价等能力。另一方面要坚持用专业方法和态度研究客户、研究市场,充分了解客户个性化诉求、风险偏好,加强对市场的整体研判,建立动态的预期管理、行为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。同时,完善“线上+线下”“人工+智能”“推送+互动”的服务模式,建立覆盖全客户、全渠道、全产品、全旅程、全场景的服务体系。
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上海股票配资招商,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样重要。金融机构需落实监管部门要求,做实产品服务适当性管理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坚决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。而这更是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集中体现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